「人生的探索與選擇」讀後感(續七)

寒門可岀孝子、岀狀元,是因為雖家境貧寒,但人格不低劣,孟子滕文公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少小即曉以「貧賤不能移」,且家長亦身體力行之,兒孫輩耳濡目染,當然會加倍努力;反之,俗云「富不過三代」,則是長輩違反了「富貴不能淫」,一旦有權有勢或有錢,則置糟糠於不顧,美妾成群致家庭陷於正室無權群妾爭寵之地步,兒孫自幼心靈受創,及長漸成紈袴子弟,揮霍家業,因之「富不過三代」。

學校之學習環境中對行為偏差者,亦須多瞭解其處境,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協助。要能提供且營造優質之互動學習環境與氣氛,透過老師與家長之聯絡簿,加強營造老師與家長間之互動,舉辦親師聯誼會來加深互動過程的品質與導引技巧的實踐。

在此階段,因為學生是以老師為第一優先學習對象,凡事都是老師說,因此老師要特別注意個人之行為,舉手投足間皆為學生之楷模,不可不慎。

國中階段是懵懂階段,除延續上述外,同學成為學習之最常對象;良師當然需要,益友則更是影響深遠者。

高中階段,已進入所謂之「叛逆期」,家長、師長在教育上之口氣皆須圓緩,鼓勵其多多閱讀並能與同僚分享之習慣。

因為國人崇尚功利主義,視升學為教育之惟一職志,導致輔導、補習之風盛行,加上近年來之教育入學多元化,家長無所不用其極的鑽門路,老師亦隨群魔起舞般的配合,導致竄改成績、偽造成績者比比皆是,試想如此作為看在學生眼裡將作何感想,若群起效尤之,則輸了人生之第一課。

進得大學,隨著學風之開放,有人因而觀念及視野提升,有人則開始向下沉淪,作者提出要加強通識教育及注重宿舍公約,實「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大學教育之宗旨在培養兼具專業及通識之博雅人才,期透過基礎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教育架構,讓學生在校期間得以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使其不但在專業知識領域有所長進,並得具備人文藝術素養,以及愛人愛物的寬闊胸懷,培養其成為兼具廣博學養及文雅氣質的現代青年。

岀得社會要能參與實質的社會服務,落實對社會的關懷,不論師長或學生,都應依此本分律己,特別是在目前大環境不好的時代,更要謹言慎行。

品德教育為教育之基礎工程,培養的是「獨立思考」、「自律精神」、「挫折忍受」、「同理心」、「誠信」、「自信」和「勇敢」等全人教育,包括時下盛行之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EQ)及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AQ)。

學校教育是教以具阻嚇作用之「他律」,但在「他律」不能發生效用的大環境下,唯有從小培養其「自律精神」,讓其懂得進退應對之禮,因為唯有「自律」才可以使人向上提升。但在執行層面,如何培養自律遠較施行他律來得更難,因其更需家庭教育的全時全力配合。

要不時曉以「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的道理,使品德教育成為兼具知善、好善與行善之全人教育特性,冀使其能對當代社會文化持恆思辨與不斷反省。

職是之故,遵循目前教育管道,加強品德教育,期使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能夠良性循環,確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