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淺談老年


 



人隨著時光流逝而變老,乃天經地義之事,如何因應老齡之來臨,是為目前迫切解決之問題。依據內政部戶政司戶口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截至99年4月底止,台灣之總人口數為23,133,074人,65歲以上人口數為2,471,374人,占10.68%,此即意味著老齡化人口時代已來臨。


在禮運大同篇中有「老有所終」之描述,這是理想社會,憧憬出老年應不是社會之負擔,而是社會之祝福。但是,睽諸目前台灣之現況,奉養年長者儼然已成為年輕人沉重之負擔。龐大之醫療照護費用,將壓得喘不過氣來,昔者嘗有「老了住養老院」之戲稱,今若無錢,恐連邊都沾不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是肯定老齡之智慧,畢竟「薑是老的辣」,見多識廣,人生閱歷多,處世態度當然不同,年輕人就是要學其精華。但曾幾何時,此寶已被束諸高閣久矣!


變老,是人類之基本經驗,每人皆須面對變老的過程。老人更要學習如何接受自己的存在,要接納自己已變老的事實,以及接納自己的限度。唯有如此,才能坦然面對老年之來臨,才能擁有成功的生命。


老年人的形象將是充滿智慧的,所以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活於回憶悔恨中;將是愉快溫柔的,所以能活出喜悅,而不是活在老年憂鬱之陰影裡;將是和藹可親的,所以能使別人因他而喜樂,而自己也將充滿快樂。俗諺「老人囝仔性」,若年老而能具小孩性情,能隨遇而安,喜樂知足,無私無悔,或是更進一步說「返老還童」則將是一大福氣。


昔有「老而戒之在貪」,此處之貪是指大者如貪財、貪權、貪色、貪生等,小到如貪吃、貪睡、貪懶等。要如何不貪,「放手」而已。然而就是放不下,即使到最後一口氣,亦會因放不下而口開目張,含怨而終。


細究人生,也只不過是一持續之放手過程,「捨得」是指人要有捨才有得,放手並非放空。對一件事情放手,由年輕有能力者接手,達到世代交替、世代傳承之目的。


多少高官、多少既得權位者,是緊抓著權位不放,充分顯現其貪。曾有某院長,已高齡八十有幾,尚發「嚎語」曰我還能再幹一任,似乎全台灣就只有他才能幹院長,或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虐老」之實,此堪稱「貪之最」。


當然,平時大權在握,呼風喚雨,要其放手,比要其命還難堪,才會有上述「放命」之行為。但是,少老年若不學著放手,及至老年之時,其放手將會更加頻繁,屆時其痛苦將更倍於平時之零星放手,這是年老者不可不知之事實。


唯有真正活過,才能放手。年輕時若沒有奮鬥過,屆老將無從放手。前曾述及「愈艱苦的人生愈精采」,或可作為將來放手之本錢。當生命之前半段,經歷奮鬥、鬥爭或困苦,則能於後半段人生放手。一位遊手好閒、虛度人生者,將無資格輕談放手,因無手可放,充其量僅是對人生「晃手」而已。換句話說,一位錯過美好生命者,將無從放手,老年時僅是活於悔恨、悲哀中。(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村夫阿土 的頭像
    村夫阿土

    村夫阿土的部落格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