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特殊舖裝(續三)


三、特殊對策

3.1耐流動對策


3.1.1概說


大型車交通量大之道路路面,容易產生車轍,因此表層需考慮使用耐流動性材料。耐流動化對策之實施,其配合設計除依一般瀝青舖裝配合設計之規定外,尙需針對流動集中箇所進行特殊之設計考量。


3.1.2瀝青材料之選定


耐流動性舖裝使用之瀝青材料,需滿足下列條件:


1.    舖裝表面於夏天正午到達最高溫度(約60℃)時,能有最大之流動抵抗性。


2.    拌合與舖築作業無明顯之困難。


3.    低溫時仍能保有舖裝用瀝青材料之特性。


為滿足上述條件,可考慮使用改質瀝青。


3.1.3配合設計


耐流動性混合物之配合設計,須注意下列各點:


1.      骨材級配取中央值為目標,通過#200篩之數量取較小 值為宜。


2.      瀝青量取共通範圍內之中央值為目標。


3.    馬歇爾穩定值(75下雙面)在750KG以上,穩定值與流度之比在25以上。


4.      通過#200篩者,若用拌合廠回收之粉塵,以不超過30%為宜。


以最適用油量作輪跡載重試驗,求其動穩定度(DS),若其配合設計係為抗車轍而作者,則其DS值在荷重條件6.4kg/cm2下應以1500回/mm為目標值。


輪跡載重試驗試驗結果所定之DS,再反覆求配合設計。


1.      通過#8篩者,減至下限值,同時亦減低#200篩者。


2.      再檢討所使用之瀝青材料,改變瀝青材料,以求得較高之DS。


3.      此時須注意瀝青材料之種類及最適瀝青量之變化


3.1.4施工


施工一如傳統之瀝青混合物,須注意瀝青材料之溫度與黏度之關係,並且控管拌合時及施工時之溫度,以確保能有充分之壓實。


3.2止滑對策


3.2.1概說


傳統瀝青混凝土舖裝,一般僅考慮其使用材料在配合設計及施工上之可行性,並不慮及其止滑對策,但是對於陡坡、急彎、視距不足之箇所、鐵路平交道、交通事故頻繁之箇所、坡路中之十字路口及步行者多之橫越步道前等,則需考量其止滑對策。


路面容易打滑,主要是骨材與輪胎間之抗滑效能所左右,使用骨材需特加注意,為提高止滑效果宜選用硬質骨材。


3.2.2混合物本身抗滑性高之工法


混合物本身抗滑性高之工法,係指瀝青混合物之全部或一部份使用硬質骨材,瀝青材料選用與骨材黏結力較佳之改質瀝青工法,或於舖裝後緊隨著在混合物表面撒上一層硬質骨材,再加以滾壓之鑲入工法,其他如使用硬質砂岩等亦可增加路面之止滑性。


3.2.3路面使用樹脂系材料之特殊處理工法


骨材如前節所述,使用硬質骨材,粒徑在3.2mm-1.2mm範圍間,結合材料使用環氧樹脂,選用其對路面之接著性強且硬化時間約在6小時以內者。一般乾燥且經清掃後之路面,其環氧樹脂之標準塗佈量約為1.5kg/m2,撒佈其上之骨材約為7kg/m2


為維舖面之品質,當氣溫低於5℃時,即不得施工;確認環氧樹脂已充分硬化並除去未固著之骨材後,才得以開放交通。(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村夫阿土 的頭像
    村夫阿土

    村夫阿土的部落格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