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談段差


 



供用之路面理應是平整的,然緣於某些因素會有高差之出現,不論是剛性路面相鄰版塊間之高差或AC路面與結構物交接處之高差,通常泛稱為段差(Faulting)。


若要嚴格加以區分,則剛性路面之高低差或剛性路面與相鄰AC路肩之高低差才是段差,而AC路面與結構物接觸之高低差稱為沉陷(Settlement),兩者還是有些微之不同。


剛性路面依其鋼筋之有無,分為接縫式混凝土路面、接縫式鋼筋混凝土路面、連續式鋼筋混凝土路面及預力混凝土路面等。理論上而言,完工通車後皆為平順者,不會有前後左右之高低差。


但是放眼望去,哪個通車後之剛性路面區塊無高低差之事實呈現,儕等一本『身為道路人,當知道路事』之理,來探討段差發生之原因,因為唯有能夠知道段差發生之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此問題。


茲將路面段差問題發生之原因,大分為設計、施工及維護管理三方面來加以探討。有道是良好的設計就是成功之一半,因為像路面這種需經外界各種因素嚴厲考驗的工程,若是在設計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則會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


早期中山高時代的剛性路面,是採用所謂的三明治斷面(Sandwich Section),亦即底層為碎石級配(Aggregate Base),中間層為地瀝青處理底層(Bituminous Treated Base;B.T.B.),上面為水泥混凝土(Plain Concrete)面層。


因為係採用無筋之接縫式路面設計,橫向接縫約為4~5米不等,再輔以綴縫筋來傳遞應力,縱向接縫則以繫縫筋來維持版塊之接繫,縫隙則填以填縫劑(Sealing Compound)使路面水不致流入下層。


設計上或許視為完美之結合,但是無論是路堤填築(路塹開挖)之材料不適,諸如浸水CBR之不足、膨脹性之材料等,施工壓實度不足或過度壓實,或是最佳含水量之未能掌控,均會造成供用日後之不均勻沉陷現象。


底層級配材料亦然,之所以會有含砂當量之要求,就是希望該材料之含砂當量較高,能於壓實過程中產生即時沉陷,減少日後之壓密沉陷,避免不均勻沉陷之發生。中間舖以地瀝青處理底層,取其材料之取得較容易加上價廉易施工而已。


在設計過程中,並未加入台灣本土地區性之雨量因子,拿美國少雨地區為標準,即使沒有填縫亦不會有路面水滲入之問題為基礎逕行設計,加上對填縫劑材料之規範不足,致填縫處路面水滲入成為剛性路面之致命傷。


為明所言非假,僅將規範節錄如下『剛性路面伸縮縫所用之填縫劑,除另有規定者外,應符合美國聯邦規範Federal Specification SS-S-200D之要求與試驗』。


就筆者所知,該規範所示之材料不知如何去購買,試驗亦僅是聊備一格,這是工程單位未能自行試驗而將工程材料樣品委外試驗之悲哀,儘是合格報告,因為它們僅對樣品負責,即使下次再送之材料樣品即為非同批,如此搪塞一番,讓委託者徒呼赫赫。


錯誤之材料,當然不會有良好之品質,這點有識者當無庸置疑才對。瀝青混凝土之特性就是怕水,遑論是『瀝青混泥土』。此種三明治式的斷面設計,打從一開始即注定了失敗之命運,悲乎!路面工程司,誰叫我們沒有剛性路面之經驗,一切皆需倚賴於別人。


二高時代之來臨,或許有前車之鑑,龍潭段剛性路面改採低強度混凝土取代了B.T.B.層,同時加大了版厚,有些路段甚至連低強度混凝土都捨棄,僅加大版厚而已。


剛性路面之設計,考量因子蠻多諸如交通量、設計年限、混凝土之抗彎強度及路基土壤強度等,唯獨沒有地區性因子之考量,這些地區性因子諸如溫度、降雨量等等,也難怪為什麼同樣的電腦程式跑出來之設計,國外可以維持二十年號稱零養護之剛性路面,在國內要撐到保固期滿都很難,難道真的應了『橘逾淮則枳』嗎?何以至此?水土不符罷了。也就是說,花錢買來之設計程式並不一定符合國情,或許需再加入一點我們自己之東西。(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