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諺語(十)


 


有人是厚操煩,心肝不得清閒,常是「一日煩惱日落申,一暝想到雞報寅」,煩惱東煩惱西,煩惱到無通煩惱,有的人會「煩惱十三代囝孫,無米通食」。這種人,說好聽是設想周到,其實是「杞人憂天」,煩惱的結果,於事有補嗎?


有人是「聽話頭就知話尾」,大有「一理通,萬理徹」的架式;有人則是愛牽拖,一副「不會駛船,嫌溪彎」的心理,或是常有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意識,這種人常會「雞母毋關怪鴟鴞」;有人是「家已尻川頭揹奉金,擱置替人看風水」,試問,連自顧都不暇,還能為人作什?


世間人百百款,有人是「雞看打嘓雞,狗看吹狗螺」,長相美醜在其次,其行為表現出來就是連「殺虱母,也要賺腹內」,常常是「作事一湯匙,講得一畚箕」,這種「膨風水蛙殺無肉」的行徑,終將會因雞龜被戳破而現出原形。常是做那種「一粒田螺九碗湯,三粒田螺一甕缸」的糗事,所以對這種人會有「話若說透枝,目屎就撥袂離」的感覺。


一句「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僅是一種自我告誡,人是要講道理的,別讓人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因為即使有理,也該持「理直氣和」而非一定「理直氣壯」,要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胸,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在人情存摺上,平時即要做好存款,因為人生本無常,任誰都不能意料下一刻的到來,別一味「不知天不知地、不知米甕剩外濟」,或是「人吃米粉,你在喊燒」窮攪和。


與人相處,但求圓融,不必奢求完滿,須知「水至清無魚」的道理,要能容,容天下之所不能容,凡事退而求其次,則一切盡在幸福中。


觀之現今社會,更應懷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儘管常聽聞「不送禮,不受禮」的口號,但是台諺有「兩手空空不作客」之教誨,有時想想先民還真具有智慧。就因禮在先,則是處處通事事鬆,以後臨事時,不彷試試,再將結果與我分享。


在人生旅途中,常會有造化弄人之嘆,因為常聽人說「千變萬化,毋值得造化」,一個人再會編變也難逃命運的安排,有時雖不願信命運,但呂蒙正公不是有「時也,運也,命也」之嘆嗎?當然,人還須有自知之明,要能量力而為,要有「小船袂堪得重載」的認知,一切太強求的結果,將會是「草地鑼鼓,一冬一冬慘」,屆時再悟出自己是「菅榛袂做得拐仔」則為時晚矣。


要將眼光放大放遠,別盡做古井水蛙,若常有「水底無魚,三界娘仔為王」的心理,或會讓人有「廟小妖功大,池淺王八多」的感覺,心境上要保持清心,別為雜務所困擾,別拿別人之錯誤來懲罰自己。


昔人對不得志者有「龍困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之句,是的,有時確是如此,但為什麼不換個角度來思考呢?既然是困淺灘,一時也脫不了身,為什麼要甘心被蝦戲呢?難道不能放下身段,就陪著那些小蝦小蟹嬉戲一番呢?等水滿了或水深了,屆時再一飛沖天不可嗎?誰規定?


同理,既是身為虎,即使落在平陽還是虎,只是或許是隻病虎或傷虎而已,因一時難發虎威,致「猛虎難敵猴群」或「病虎不如健犬」。此刻要悉心評估時勢,若短時間無法再發威,那就暫且忘去身分,混身於群犬中,與牠們一起玩吧,或許還能結交朋友或觀摩別類之所長,等有朝一日,時來運轉再一展長才。因此,對志有未申之朋友,我要送上「龍困淺灘同蝦戲,虎落平陽共犬嬉」,以共勉之。


雖說錢財是身外物,但有時也會有「一文錢逼死一條好漢」之情事。人們口口聲聲「金錢非萬能」,但事實上是「沒有錢萬萬不能」。對於金錢古人有「散厝,無散路」之教誨,亦即人是「在家日日安,出外朝朝難」。當出門在外舉目無親時,或當伸手碰到壁時,將會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說出門在外一定要多準備點盤纏,別像在家一樣,臨渴再來掘井。


做人要有定性,別儘是朝三暮四,工作、職志皆然。西諺有「滾石不生苔」,台諺有「水底睏無一位燒」之形容,因為若細心觀察植物,將會發現「一日徙栽,三日徛黃」的情事,不見得會死,但是就不生長,人生亦然。(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