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友情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感情」,人有「愛」的情境,換句話說,就是人會「談情說愛」。常見剛會說話之小孩,就會說「我愛你」,而且表現於肢體的、表情的真誠更甚於成人,這是天性,因為人類有愛。
「愛」究為何物,則是眾說紛紜,有專指男女之間愛情的愛,有指親人之間親情的愛,有指朋友間友情的愛,有如慈濟的汎眾愛。但暫且不論愛是甚麼,這個世界會因有愛而更精彩,則是毋庸置疑。
聖經對「愛」的闡述最徹底,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有如下之記載,「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亦即愛是「忍耐」、「恩慈」、「謙卑」、「尊重」、「無私」、「寬恕」、「誠實」、「恆心」,且為其綜合體。
朋友是昔五倫之一,友情亦是人類最珍貴的愛之一,友愛無顏色,僅交情之深淺、益友損友之分而已。有人對朋友的解讀為:「當你高飛時,絕大部分的人僅看你飛得高不高,而朋友則關心你累不累」,是否有同感?是否有關心你累不累的人出現?若有,則多多益善;若無,則努力尋找。
友情是可貴,貴在相知,貴在相惜。友情不同於親情,或許無半點血緣關係,僅是志同道合而已。以前,常聽人說,「你這個人,怎會朋友卡好過兄弟、族親?」似乎意味著血濃於水,但是細思量,前者是可透過選擇的,而後者則無任何選擇之機會。不為什麼,就像你生來就從父(母)姓般,由得你選擇嗎?除非你是過繼或是棄嬰。
小時讀過荀巨伯的故事,大意是說荀巨伯遠道探病友,適胡賊攻城,朋友勸其速離以保生命,荀巨伯不但不離還留下照顧病友。胡賊至,問其何以不離?難道不怕死?荀巨伯告之曰:「朋友病,不能敗義以求生,寧以身代朋友命」。胡賊感嘆「我等不義之人,今入有義之城,慚愧」遂退兵。
昔,朋友交往,以「義」為尚。今,世態炎涼,以「利」為基。人際關係中,平日交往狀甚親密,但當面臨利害,則往往「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早就將友誼拋之九霄雲外了。誰還會傻到不肯「敗義以求生」?誰還會「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與其說是偉大情操,無寧說是天荒夜譚。
另舉一大家耳熟能詳之例,管仲與鮑叔牙。摘錄史記的管晏列傳如下:『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朋友若此,夫復何求?
記得年輕時有首大家能朗朗上口之國語歌曲「友情」,是由林文隆作詞作曲,僅摘錄歌詞於下,讓諸位大德回為一番。
友情
作詞:林文隆 作曲:林文隆
友情 人人都需要友情
不能孤獨 走上人生旅程
要珍惜友情可貴
失去的友情難追
誠懇 相互勉勵
閃耀著友情的光輝
永遠 永遠讓那友情
溫暖你心胸
友情 人人都需要友情
不能孤獨 走上人生旅程
要緊握熱情雙手
莫讓那友情溜走
誠懇 沒有虛偽
要互相友愛共相守
永遠 永遠讓那友情
常駐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