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讀後感(續三)


 


    作者對「醫學」之定義為:科學的一門分支,大幅改善了人類的健康與預期壽命,這項進展始於西方社會,而後擴及於西方殖民地。我們常將醫學簡單的以地域性區分,以國人熟悉之傳統醫學稱為中醫或稱漢醫,而另一支則泛稱為西醫。


    中醫起源於中國,依歷史記載至今已有數千年。它是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學理上係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整個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醫者透過望、聞、問、切,來探問求診者之病因,以辨證論治原則,歸納出證型,使用中藥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依古代中醫史記載:神醫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其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雖是傳說,但能為今世之醫者戒。


    皇帝內經等醫書古籍,至今仍為中醫者奉為醫病聖經,早年習中醫者,皆須背各式口訣,背的越多則醫術越佳。早期中醫是採師徒制,師承何人亦是醫術精湛與否的主因之一。


    再說西醫,其實它已為醫學之主流,主要精神在於形的治療,是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物體。多年來憑著醫學儀器之進步,探求病者之病因,並透過西藥、手術等之治療,讓病者迅速減緩或消除病痛,這是不可否認之事實。


    西方醫術較諸於巫術、求神問卜、草藥甚或傳統之中醫,的確高明,多少之中醫師於真正生病時會選擇西醫治療,即為明證。別再儘以醫不醫親來粉飾。


    但亦不是說西醫一定較中醫行,因中醫治病,重在尋找規律,尋找一種天人合一的療法,在藥效上是較溫的,慢慢調養慢慢精進。西醫的理論基礎是立足於現代科學上。從解剖學、生理學來開始認識人體結構,亦即是從人的結構上加以研究並尋求治療方法。


    西藥有醫療作用,當然就有副作用,這是因為藥即是毒,多數能藥到病除,但亦偶有藥到命除者,這應不會影響西醫之醫療性,反正真病即使不醫亦難逃死亡一途。


    早年國人命短,說是西醫不發達,應不為過。似想,神醫有幾人?但憑幾年學徒功夫,即想懸壺濟世,還真以為是濟公活佛再世嗎?隨著西醫之傳入甚而發揚光大,透過有系統的教學、實習、看診、教學,還真救活不知多少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村夫阿土 的頭像
    村夫阿土

    村夫阿土的部落格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