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動:創造『情感品牌』的關鍵法則」讀後感


本書作者馬克‧葛伯現任職於紐約一家以創建網路經驗為首要宗旨的實驗性智庫兼顧問公司,曾是世界前十大品牌行銷公司的合夥創辦人與執行長。


譯者吳孟穎,從小隨父母旅居海外多年,文藻外語學院法文科、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畢,曾任職於行政院新聞局編譯處第二科,現為專職口譯/筆譯員。


了解作者之背景,即可略知其所欲言;同理,了解譯者之背景,才能得知譯述之水準,是否有信達雅境界。外國人之論著,或因文化背景之不同,有時是很難理解的,尤其是觀念的闡述。在我們看來認為是小事一樁,卻也能被渲染得不得了般,這是常有的事,當您多讀後自然會見怪不怪。


還有就是書中事例的問題,因為時空背景、文化背景的差異,書中呈現之事例,亦常非一般人所能理解,這是讀外國人書需有之認知。書中內容或許數萬言,但無須逐字逐句研究,略讀即可。一本書之閱讀,從序、代序、內容簡介、書評、推薦序等先讀,或可了解該書一斑,再決定閱讀與否,以免浪費寶貴時間。


閒話少說,言歸正傳。既然本書被列為本處指定閱讀書籍,應有其可取之處,依上述原則翻閱後,實直想放棄閱讀,因為從中還真難看出有何值得閱讀之處,一本看似介紹行銷的書。但深究之,若將行銷觀點注入人生,不也是好事一樁嗎?基於此,來研讀此書,並將淺淺心得略書於後,分享諸君。


古來,好的產品似乎不用推銷,亦能供不應求,且行之數千年,似乎品質就能決定銷售量,而一般書中亦將此視為鐵律傳諸於世人。當然,銷售價格亦為消費者選購之另一主因,畢竟,世間非富人佔絕對的多數,貧者亦有一定之成數。


美國汽車史上記載,亨利福特於1908年9月27日推出福特T型車,實質上係改變汽車為有錢人之奢侈品的觀念,以人人皆能買得起的超低廉價格,使汽車成為一種實用的交通工具,順利敲開交通史上嶄新的一頁,讓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更讓美國率先成為「車輪上的國度」。


該型車之產量,依文獻顯示達1,500多萬輛,數量之龐大,迄今仍難出其右者。這是銷售史上的奇蹟,因為依當時其他車廠汽車價格約為2,000~3,000美元之際,福特T型車僅需800美元,姑不論其性能之優越性,僅價格就佔了絕對的優勢。在1920年代,尚因大量生產而降至300美元之譜。此期間,根據文獻顯示,雖市占率約達90%,但並無廣告,同時也無須廣告。這在行銷史上不可不謂奇蹟,其真是奇蹟,且更是事實。


之所以不厭其煩來寫T型車之風光紀錄,其實是有點反駁「感動」一書中之行銷立論,儘管有時代之變遷,但絕大多數之人性是不會變化太大的。當有便宜時,撿便宜是人性;當然,少部分的佔便宜者,也是人性,但必須再強調一次,僅僅是少部分,否則將會天下大亂。



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曾對義大利財產分布做深入觀察,提出該國中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結論,世人為紀念他,簡稱為Pareto法則,今人亦有稱之為二八定律或80/20法則者。



此法則簡單的講就是說『在眾多現象中,有80%的結果係取決於20%的原因,凡事僅要控制那關鍵之少數即可。易言之,80/20法則能顛覆傳統的思考模式,係要以較多的時間和努力來管控關鍵的少數,而非浪費其他資源於無用的多數。凡事應有輕重緩急之分,應全心專注於重要之任務上;凡事均有捷徑可尋,無須盲目的盡全力全程盯管;在管理上亦然,選擇性的管理項目即可,不必鉅細靡遺的全程監管、全數檢驗;人生旅途之順遂坎坷亦然,只要挑出問題之實質面即可,如此即能掌握其個中之精髓,祈求在人生旅途中找到最適需求。

    隨著科技之日新月益精進,昔者諸多規則、法則,或許難用於目今之現實生活中。因為處此叢林社會,弱肉強食是鐵律,強取豪奪是公理,無須怨嘆,應是多花些時間,多花些心思於此逆流中尋求生存之道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