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另類思考(十一)


 



雖常說「人為禽獸頭,有何事情做不出來」,這句話通常是對人類負面行為的詮述,其行為之怪異,以超出常人想像之範圍。但若以拆字之觀點切入,當您在寫『』字時,不是先寫一個人字嗎?所以說「人為禽獸頭」。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人有思想,人常懷感恩的心,常會知恩圖報。當然,忘恩負義者亦非沒有,只是這非常態而已。若以統計學的觀點,人性感恩與否亦可用常態分配曲線來說明,當有68.26%的人落在一個標準差以內,有95.44%的人落在兩個標準差以內,有99.72%的人落在三個標準差以內。亦即絕大部分的人均會感恩,而標準差則是強弱之描述而已。


常聽聞「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說的沒錯,人際關係中,即使是親如父母、子女者,亦非應施恩於你,你何德何能?你之所以受寵、受關心、受照料,對你而言,皆是恩,能不圖報嗎?


在婚嫁中,不是有一女兒跪別父母的「答父母恩」儀式嗎?若論到真,此時才答父母恩似乎為時已晚了,父母之生養教誨,為人子女者應是時時圖報才是,平時即行孝道,不拂逆親意,行為舉止皆要端莊,不使雙親蒙羞。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之故事,應是兒時課本中之故事教材,身為人者若忤逆雙親,又何異於禽獸?甚且是禽獸不如。


除親情外之人際關係中,朋友亦是一個重要人倫,理論上朋友是志同道合者才是,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朋友是自己找來的,不是被逼的,若僅是臭氣相投的結合,或是朋比為奸之徒,則談何道義、感恩。有的僅是意氣用事,或是擺出意氣風發之嘴臉而已。


當沆瀣一氣的一夥,充其量僅是一丘之貉而已,君不見歷史上多少的例子,為分贓不均而窩裡反者,常懷「船過水無痕」之心態,以為被幫忙是應該,幹的是「過河拆橋」或「過河抽板」之勾當。當然也有知恩圖報者,只是此報非彼報也,人家是有恩必報答,而渠是有恩卻報復。


若說船過水無痕,那是要看船過了多久時間、船隻之大小及在何位置而定。船行水上,必起漣漪,船隻越大者則引起之漣漪越大,無痕之時間必較長;反之,船小則痕小,水面恢復平靜之時間則較短。觀者若是在船剛過之際即行觀察,則還是有痕可循;反之,若是在船行已遠後才想觀察,再硬說船過水無痕,那是對事物之不了解,是愚痴,是鄉愿。


同理,人有恩於你,未及時回報,而來個船過水無痕之處理,是忘恩,若依個人的標準,那是大惡啊。昔時有「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之教誨。施恩者不一定圖報,或許是出於人善之本性,但受恩者則必須時時圖報,不敢一日或忘。


至於常聽聞「過河拆橋」或「過河抽板」之句,若用在戰略是上策,有多少的戰爭故事描寫如何在過橋後即行炸橋,以斷敵軍之路,除可安全撤退外,還能拖延敵軍進攻之時間,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但若是用在人際關係上則是忘恩。


國父在其三民主義之演講稿中說『有一挑夫,買了彩券,放在扁擔中,開獎之日得知已中大獎,思之,既已有錢,還需此扁擔幹嗎,遂隨手將其丟入江中,待發覺彩券藏於其中時,扁擔已漂流遠矣』,這就是「過河拆橋」之典型例子,人能如此嗎?


台諺中有一句「橋未過,拐就丟掉」就是這個意思。人過獨木橋,因難平衡,遂拄著柺杖前行,冀能安全過橋,誰知渠性急,剛過一半,即嫌拐杖礙事,隨手拋棄,終跌入河中,被水流走。


在人生旅途中,常懷幫人之心是好的,不是有「助人為快樂之本」之句嗎?但有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想幫人但自身難保,則常用「泥菩薩過河」之句自譏。


此話若出自欲施恩者口中,或許是自謙之詞或是推託之詞,因為自身尚且難保,想幫忙實際上是沒法度的。猶記得若干年前,此話是出自一位交往多年之朋友口中,其妻說要由我出面說情,但此位仁兄竟是私底下跟其妻說我是泥菩薩過河,沒甚麼好求的。讓我聽來,不覺寒心。


自認為一生為朋友兩肋插刀,仗義執言,想不到是真心換絕情。至此,即漸漸遠離該朋友,讓他去「西瓜偎大邊」,免得誤了人家事。這是題外話,偶然想起,順便一誌,以供諸位大德參考。


其實,泥菩薩是不會自行過河的,依其無邊之法力,辦點事還需過河嗎?若還真需過河,那鐵定是無法力者,不拜也罷,更遑論捧其過河。若說泥菩薩真需出巡,那理應是來去自如,無須過河。


人常喜以各種理由,各種託辭,貶損萬物,實有不該。嗣後再有類似言詞,你是否能出面辯駁呢?還是以「泥菩薩過河」來掩飾自己之無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村夫阿土 的頭像
    村夫阿土

    村夫阿土的部落格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