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淺談壓力


 



現代的人,常將「壓力」掛在嘴邊,而「壓力」到底是什麼東西,實在是頗值得探討的。今天就以此為主題,來和諸位大德討教一番。


就物理學的觀念而言,壓力通常是指作用於兩個物體間接觸表面之力;而氣體作用於固體和液體表面的垂直力亦為壓力,如大氣壓力;就醫學或心理學的觀點,壓力係指人類面對情緒上或生理上有形或無形之威脅時,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狀態。換句話說,壓力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生理上或情緒上的反應變化。


壓力依其發生源,可分為生活壓力、升學壓力、工作壓力等等。而抗壓性之高低,則與各人之個性有關。有為小事抓狂者,也有對任何事情皆無感壓力者,要如何生活,由個人主觀認定,所以說壓力是無標準的。


當面臨事務時,各人所承受之壓力雖不一樣,但通常可由其情緒、生理或行為等方面看出端倪。樂觀者通常抗壓性會較強,反之,悲觀者則其抗壓性相對的較弱。


昔,孔子讚顏回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對生活壓力不懼之典範,當然,顏回是超凡入聖者,其表現豈是我輩所能及。


回頭看看日據時代,在戰末時期,雖日常用品皆已是採配給制,但台灣人有誰會嘆生活之壓力?雖過著「有隂荒、無早起」的日子,但大家還是活過來了。反觀現代,豐衣了,足食了,反而常嘆生活壓力大,為什麼?深究之,僅一個「不擔輸贏」了得。


常聽人說,「落眠床腳就要錢」,吃要錢,穿要錢,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皆需要錢。不可否認的,事事要錢,但若過簡樸生活,不要追求時尚,不要講求享受,不就能減低生活之壓力了嗎?再說,些許之壓力,反倒是進步之泉源,不是嗎?


學生有壓力,是無庸置疑的。其最大壓力來自於考試而非學習多寡,每個人將分數視為唯一,每個人知父母均認為且皆不願輸在起跑點,故自尚在襁褓中,即強逼其學習,這種在懵懂無知時期,即強迫學習,使蒙上一層學習陰影,長大後在學習上有壓力是必然。


前述學習,與揠苗助長何異?人生講求的是終生學習,心智未開時,僅須學習合群,再加上一些倫理觀念,塑造其人格即可。要在學理上探究,等長大點又何妨。


現代學生的壓力,若溯其本源,應是來自各家長。給學校壓力、給老師壓力的結果,是成級數比的加諸於學生身上。試想,其學習壓力是何其大?大到臨考前坐立難安、記憶力衰退,甚至於以死來求解脫。這是何苦?凡事何需求第一,退而求其次不行嗎?


若能明知有90分之實力,而目標卻訂為85分。試想,會有壓力嗎?反之,則是自不量力,自討苦吃。或許您會說,這是不求長進,是自甘墮落。但若能使自己在無壓力下學習,該是多好的事啊,自己有多少料,應有自知之明,別為別人而痛苦苟活。


再說工作壓力,處於目今競爭社會,的確有來自工作上壓力,但若因而出現情緒上、生理上或行為上的不舒服,則真該好好探討壓力源,看是來自自己本身之內在壓力源或是來自週遭之外在壓力源,仔細思索後,在尋求解壓程序。


內在壓力源是就個人而言,若為生理方面之身體狀況不佳,則除了轉換工作環境外,別無他途,否則只有以工作所得換取健康。講得明白點,就是拼命賺錢看醫生,到頭來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若是自身之能力太差、缺乏自信心、優柔寡斷、杞人憂天,這些可透過再學習來克服。當然,明明只能當體力工,就不要奢望晉升管理階層,在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有人力極限之說,要量力而為。(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