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諺語(三)


 



今天來說說親戚間之諺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毋識了了」。這是句描述與母親那方關係之諺語,也說明了人是健忘的,隨著時間則一切將會淡忘。


因婚姻關係而成立的親屬是姻親,其中甥舅關係是最典型的。在「愛烏及屋」之心態下,舅舅疼外甥是為理所當然,小時哪個不嚷嚷要回外婆家?哪個舅舅不疼外甥?哪個外甥不黏舅舅?尤其是當外甥先於舅舅之小孩出生時,更是會被視之如己出。


昔時,大姊之小孩有時更大於小舅舅之年齡,那種甥舅間之關係,既是長輩又是同伴,會顯得更是親。


個人因家母早年分為人家之養女,加上距離稍遠,印象中對舅舅及阿姨們之關係,顯得有點生疏。記憶中,並無見過媽媽的親生母親,聽媽說當外婆過世時,她還因阿嬤之不同意而未奔喪,這是昔日媳婦之悲哀,聊且一誌。


依國人之觀念,甥舅的確是很親,也因有血緣關係,有時會「外甥像母舅」。因為疼外甥,故甚麼好東西皆會給外甥品嚐,因此有「外甥食母舅,好像食豆腐」之句,亦即太容易了,太稀鬆平常了。但是下一句「母舅食外甥,親像哺鐵釘」,則似乎道盡了世態炎涼之人情,道盡了舅舅不求回報之心態,或是「求亦未見能得」之無奈。


外甥隨著年齡之增長,會漸漸疏了甥舅關係,否則豈不是一個長不大之孩子?但請記住!至少要記得舅舅之好。舅舅在國人之習俗中,外甥結婚是坐大位的,所謂「天頂有天公,地下母舅公」,外甥結婚時,母舅是最大的,被奉在上座,婚宴中若舅舅未到,禮貌上還不能開桌,以示尊重母舅。


當然,母舅的賀禮也是特別大。記得當年,我輩表兄弟二十幾人,家父每每為座大位之賀禮傷透腦筋,又是結婚又是入新厝,我們自家連吃飯都成問題,還須靠借貸來當母舅,情何以堪?


國人習俗中,無論婚宴、入厝,對母舅是有一紅包的,叫作「點燭禮」「母舅禮」,這種設計是基於母舅也終需生活,若生為「散赤」母舅,那母親對夫家而言,不是更抬不起頭來嗎?所以習俗設計上有此大紅包,母舅只要「以你之土,糊你之壁」即可,夫家、娘家皆能顧及裡子與面子,想來這亦是先人之智慧。


另外,當已婚之女人過往時,舅舅們是為「作外家」,人一旦嚥下最後一口氣,則需專人專程通知舅舅們。依習俗,在其尚未來探視前,是不能入殮的,這是因為怕女人被夫家謀害。現在還留有此習俗,似乎不必,因為今人若不是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就須請法醫驗屍,不致有謀命之情事發生。


隨著時間之推進,甥舅關係漸為表兄弟關係取代,當然,母親沒了爹娘回娘家已嫌多餘,更何況連母親之兄弟已未能「掌家事」,而由表兄弟輩當家作主。若連舅舅皆往生,則更是關係淡化了。


表兄弟並非兄弟,到底上是隔了一層,親兄弟尚且難親,更遑論表兄弟。若將表兄弟當成朋友關係,或許會更親,因為無需蒙上一層親戚之面紗。個人之親戚觀念較淡薄,除一二等親外,皆視為朋友關係來運作,可以選擇而非一定。記憶中,並無特別有交情之表兄弟,當然,基本禮貌是有的,也僅止於如此而已。


家父之親戚觀念特別深,或許是身處農業社會長大吧。甚麼宗親?什麼族親?甚麼姻親?記得小時後,我們也受教,伯公婆、叔公婆、伯叔、姑婆、姑姑、舅公、妗婆、舅舅、阿妗,阿姨等等等,這麼多之親戚,這麼多之稱謂,以當時之年齡,要明確分辨,似有點困難。


那種以宗親第一,以姻親第一之生活,現在想來,還真不習慣,為甚麼不能以自己為第一優先呢?為甚麼不能為自己過活?年齡漸長則為己之觀念越深,甚且告訴兒輩,只要認識三代即可,亦即上輩只要認識祖父母、父母即可,無需要去了解祖先,對劣祖劣宗們認識越深,則會怨嘆越切,何苦?就如念歷史教科書般,若非為了考試,則念其何益?僅是於懵懂無知時,被汙染而已。


昔,家父每於過年時,會帶我等去妗婆家走春,除向其舅媽致意外,還會包個紅包給她,原本這是人之常情,理應如此。但隨著舅公之過往,雖表叔輩還是與家父很親,每見面則閒話家常並留吃飯。有一年,照例前往,奈因表叔們均有事外出,家中僅剩其兒輩,算來應是我的表兄弟輩,雖認識但對我們之去訪並不給予招呼,匆匆拜完年後我們即藉故要去竹圍廟燒金而離開,可惜,家父於第二年亦因病走了。從此,這個姻親關係也就斷了。這不應證了「三代毋識了了」嗎?


不知諸位大德是否有類似之際遇?或許您較惜情還在走古禮,或許還在陷入「新例無設,舊例無滅」之窠臼中而無法自拔,小心禮教吃人啊!人貴愛己,行有餘力再去愛人。切記,從此更加善待自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