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叫天天不應


 



    「叫天天不應」,以此為標題,或許太沉重。不為什麼,只因為那段艱辛的日子,至今雖事隔多年,其情境仍如噩夢般揮之不去,特此一記。


    我家是佃耕農,家中老小共九人,外加一條狗,三條豬及數十隻雞鴨,人口多、牲口也多,家父、家母雖胼手胝足,若僅靠那四分多地薄田,實難糊口。


    當時之農村,除種稻外,唯一能增加收入的,就是種菜。因為,尚處於農業社會,各家若有農事,亦是留著自己慢慢做,無需請工也無錢請工。講白了,就是一個均貧社會,能省則省。時代背景交代如此,不會有現代人動輒不景氣常掛嘴邊。根本上,不知景氣是何物,是幸福是不幸,全由個人去決定。


    話說當時,家父初由大家庭分家,亦即由祖父家中獨立出來打拼,不為什麼,只因為當時家父之五兄弟中僅家父成家,兄弟嫌其有家累,而祖父亦同意此種看法,常以人家做一天,你則需做四天相譏。那時,媽已生我,且還有一位大我三歲之姊姊,那是舅媽生的,由媽抱來「招小弟」的。


    媽十七歲由街上嫁來鄉下,由有電燈的家庭嫁來點煤油燈的,由燒柴、燒煤球之家庭嫁來煮大竈燒稻草之農家,上有公婆下有四位小叔需伺候,真有如公主嫁入平民家,一切從頭學。


    媽初嫁入家門時,因從未看過什麼叫「米苔目」,有次,祖母邀其製作,家母即問她,如此細細小小且兩頭尖,要怎麼搓?祖母也不正面告知,僅說等會兒我做給你看。由此小事,即能知道以前的人說「門當戶對」確有必要,否則雙方痛苦。聊記此小事,加以佐證,別無他意。


    「米苔目」,正確的講,應該是「米篩目」才對,那是一種客家人常做來拜拜、敬客之米食小吃。係以「在來米」磨成米漿,使略乾呈濃稠狀,於大竈上架上米篩,竈上大鼎中燒開水,將米漿注入米篩中,再通過米篩目流入鼎中,浮起後以漏杓撈起即成之米食,故稱「米篩目」。


    亦有另一種作法,以「在來米」磨成米漿,略為壓乾後,再經雙手揉搓成微軟之糕糰,以「米篩目板」,壓製而成。此處之「米篩目板」是用馬口鐵板,以鐵釘打洞,再釘於木條框架上,用時將該「米篩目板」橫跨於竈上大鼎,手持糕糰,於「米篩目板」上推搓,即會流入鼎中,浮起後以漏杓撈起即成。


    「米篩目」之所以需用在來米,係因在來米較脆,黏性較低,適合其特性,這是先民之智慧,無庸置疑。


    「米篩目」加入泡好之糖水,即成甜食。若佐以蝦皮、青蔥或芹菜等,經調味後即成鹹食,口味視個人喜好而異。


    閒話且駐,言歸正傳。種田人靠天吃飯,似為鐵律,有句話說「娘要嫁人,天要下雨,由不得你」。的確,老天要下雨還需你的同意嗎?即使是颳颱風、下大雪,凡夫俗子的你,也只有認命的份。


    猶記得,有一年,與家父辛辛苦苦的種了約兩分地的青江白菜,無日無夜的照顧,眼看著再幾天就可收成,當時也無收音機,更遑論電視。在資訊不足之情況下,父子倆又噴了一次藥。但天有不測風雲,第三天,開始下雨,隨著雨勢風勢之增大,心中略有不祥之感,或許辛苦要泡湯了。因才剛噴藥,藥效尚存,不敢貿然搶收。但仍存一線希望,若有點殘存,趁著颱風後菜價高漲,也許還可收個工錢。


    惟天不從人願,那次颱風,足足颳了三天,颳得「寸菜不留」。風雨後,大地恢復寧靜,望著一畖畖的殘葉,為了復耕,只能含淚收拾善後,當時情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較諸於現代人,動輒要求政府補償,補償少了還要開記者會,當時的我們是笨,笨得連政府在哪裡都不知道。事隔多年,家父也已作古,若地下有知,是否也認同其小子之硬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