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讀後感


 


    「文明」一詞,定義眾說紛紜,有道是『人們和睦生活於「社會集團」中的狀態與過程。其內涵包羅萬象,大自一個區域民眾之民族意識、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生活技術水準、科學知識的發展等,或是攸關個人之生活習性、禮儀規範等等,均可視為文明之範疇。』


    法國史學家布勞岱爾為「文明」下的定義則為『文明是空間,是一塊「文化地區」是一處地點,你必須描繪這處地點的各種「商品」,文化特質,從房屋的形式、建材、屋頂,到製作箭羽的技術,到一種方言或一群方言,到烹調的口味,到特定的科技、信仰結構,乃至於羅盤、造紙、印刷術,固定的群集,特定特質反覆出現的頻率,以及普遍存在於某個範圍明確的區域,某種時間的持續性


    在了解「文明」之定義後,我們也來看看「競爭、科學、財產權、醫學、消費社會與工作倫理」這種所謂作者提出之新創見是甚東西?何以作者會認為這些是西方支配世界的六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s)?


    首先我們該感謝本書之譯者黃煜文先生,他應是花費不少時間在本書之翻譯上,同時也是一個飽讀詩書者,因個人對全文讀來皆感吃力,更何況要翻譯,且要符信、達、雅的品質要求。外文書在國內是較有閱讀障礙的,不若日本,每有新書或新資訊,即由國家特定機關即時翻譯成日文,以方便國人之新知吸收力,這是迎頭趕上時代之基本功夫。


    國內雖有國立編譯館之編制,但對外文翻譯之工作似乎著墨不深,這是國人之悲哀,凡事自求多福吧,誰叫你外文能力差?加上潤筆費有限,更讓有志從事譯事者卻步。


    記得當年念研究所期間,曾修習一門技職教育理念課程,班上約有二十人,上課之初, 任課教授即將一本剛出版之原文新書拆解,每人分得四十來頁,言明這是本學期之家庭作業,並自第三星期起,每次上課需由三位同學上台報告,且須將譯文磁片交出。如此,四個月下來,該教授即得一本信、達、雅的翻譯書,說是訓練學生翻譯能力可,說是壓榨學生亦不為過,誰叫你要學分。


    再來要感謝本書之作者尼爾.弗格森,以其對西方歷史之精闢見解,來剖析西歐文明憑什麼勝過其他看似優越的眾多東方帝國?從譯文讀來,對人文素養不佳的我,浸淫於西方歷史中,雖不能全然了解西方文明之來龍去脈,但約略有個認識,足矣。


    中國史或因時代背景,或因歷史教材之被扭曲,似乎看不出文明之趨勢?有的僅是被膨脹之優勢,記憶中滿腦子都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火藥等發明。甚麼山頂洞人?甚麼石器時代?甚麼禪讓政治?有些似乎已近乎神話者亦常被用以教莘莘學子?令其有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之感。


    若說本書之最大價值,在帶領讀者來一場不尋常的環遊世界之旅亦不為過。涵蓋中國、土耳其、南美洲、西非;舉凡人文、文化、科學、醫學、軍事、政治、航海、發明等等,無所不包,讀完本書,彷彿已清楚明晰的涉獵了世界進化史。


    以上是對譯者及作者的感謝,這是飲水思源之舉,所謂「吃水果拜樹頭」。沒有作者之努力闡述,無以有精彩歷史內容,就不能「以史為鏡」;沒有譯者之努力,則文字永遠是隔閡,任其有再精闢之內容,亦難窺其奧。(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