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漾人生(十七)


 



接著來談談harm(傷害)harm這個字除做「傷害」解外,還有「損害」、「危害」的意思。就字面上而言,傷害是指對別人的殘害,如受局陷害別人,小至兄弟姊妹間因爭寵而害別人挨罵,大至害得別人家破人亡。這僅有程度之差異而已,然皆為害人行為,常聽聞之「害人之心不可有」,此害人之心即為傷害之註腳。


損害是指自身所受到之損失,或是以自我為準來談傷害。如別人嫁禍於你而使你受過。常聽聞之「防人之心不可無」,大概就是要防別人對你的傷害,是處於被動式的,是消極面的。雖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但為了自身安全,還是需時時提高警覺,明知難防才更需防。


危害亦是自身所感受之損失,但這種損失來源較之損害更廣,天災人禍皆是你的危害源。或許危害發生前會先有危機感,但憑你個人如何去化解,所謂的消災解厄,端視你個人的智慧,如何去消?如何去解?或是如何泰然處之。不是常有「天無絕人之路」之說嗎?深究之,既然天不會絕人,那不是意味著路是人自己走絕的嗎?


人類自恃其頭腦,倡言人定勝天,有些確是如此,但近年來的走山、土石流事件,似乎是人不可逆天的鐵證,過度開發,過度揮霍的結果,只好用人命來抵償,所以說這些是人禍?是天災?或許難有定論,但若說成是人禍與天災的相乘效應,應是十分中肯的。


自幼即習「厚黑」,深諳其精義,雖該書嘗被列為禁書,但筆者還是推薦值得一讀。讀了它,才能「知己知彼」,不致於被賣了還幫人數錢。近年劉墉有一系列的有關人性探討的書,諸如「我不是教你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及「以詐止詐」等等,在在以深入淺出的筆法闡述人性。


記得書中曾述及,不是要教人使壞,而是在年輕人踏入社會之前,要先了解人性的黑暗面,就像嬰兒接受疫苗注射一樣,有了免疫之抵抗,人群社會中才不會被汙染或帶壞。


說來確是如此,溫室中之花朵,是經不起日曬風吹雨淋的。因為它是受保護的,以致於無半點抵抗外界侵蝕之能力。較諸於路邊之野花野草,雖不是金枝玉葉,雖沒有燦爛的花朵,但卻能耐風霜,經得起大自然力量之摧殘,真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因為其長年處於惡劣環境,反而造就了它強韌之生命力,證諸於人,不也是如此嗎?


常聽聞「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種心態是矛盾的,既然期待了,那是有所求之欲,欲念一啟,則應勇往直前,無須猶豫,否則則先了個清心操,自然就寡欲了,那是所謂的「寡欲則剛」,自然不會受傷害。


有道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您老要的是期待的甜美?還是傷害的輕重?這可以自我斟酌,自我衡量一翻。前文中曾述及,不要活在後悔中,凡事三思,若仍嫌不足,那可以『以次方』的方式來思索、來權衡,既然事後會後悔,就不要做;反之,既然做了,就不要後悔。因為後悔無濟於事,只是徒增傷悲而已,人生苦短,何必浪費於後悔懊惱中。


再說危害,這可解釋為自身危機意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訓,但也別「百歲人懷千歲憂」,煩惱到沒什通煩惱,煩惱十三代後的子孫沒米通呷,像這樣是杞人憂天,是庸人自擾,現今社會精神科門診那麼多,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其來有致。


有危機意識是好現象,但若是個個皆是杯弓蛇影,則亦會傷及自身,每天處在膽顫心驚中,每天彷如驚弓之鳥般,無法讓身心舒坦,此傷害就不是常言之危機意識了,要拿捏其過猶不及之分寸。


嘗戲言「防人之心不必有,害人之心不可無」,因為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近些年來人口成長率趨緩,理應小人較少才對。基於此,我的心是不設防的,諸位大德,您呢?


話說我一生長存害人之心,但被我害過者還會對我感激不盡,為什麼?難道說是種了我甚麼蠱惑蠱毒嗎?其實都不是,我常害人念書,念書在日文是「勉強」,當其念得很辛苦時,一定會埋怨都是誰害的,但當其有所成之時,則會思當初害他者,人性就是如此,您是否也要開始害人了?期盼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村夫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